已经过去的2018年无疑是“个税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与个税相关的法规。每个人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精打细算,盘算着2019年究竟能增加多少收入; HR们更是责无旁贷,关心的是一系列的政策落实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及挑战,未来又有哪些新的机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个税的改革如何影响员工补充福利的发展。
盘点个税相关举措,
重点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逐步完善我国养老体系
如果说到个税及养老,2018年上半年出台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一定首当其冲,其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所提倡的延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养老优惠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有效补充国家现行的养老体系,使得我国养老政策更加完善,通过“先免税、后征税”的形式,使得纳税人即享受了当期个人所得税税优政策,又可以通过商业养老保险的形式改善未来退休后的养老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虽然目前仅仅在上海市、福建省及苏州工业园进行试点,只要试行效果得当,未来惠及全国是指日可待的。
2.个税改革对中低收入群体影响最大
都在抱怨企业涨薪速度太慢?政府出手帮你涨!个税改革重点也是我们所有人最关心的重点,我能多拿多少钱?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法,政策更多惠及的是中低收入群体,月收入在1-3万元的群体减税效果尤为明显。如何充分利用好每月多得的税后收入,值得好好盘算。
3. 社保入税提升企业合规管理
社保入税是政府在提高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举措。随之而来的课题是作为HR如何替企业和老板管控人工成本的合理增长。
政策的变化让企业HR们
在2018和2019年变得十分忙碌:
-
首先,多项政策变化最终指向的都是员工的利益,作为雇主有责任让员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利益变化,那么如何高效清晰的向员工传达信息,指引实操是HR们的首要任务;
-
其次,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员工也越来越关注未来的养老问题,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对员工进行有效的财务健康教育,帮助员工提前做好规划和积累;
-
再次,调控社保基数与优化用工成本势必成为企业关注焦点: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分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区域化管理,就以目前的政策措施来看,具体地方的社保入税实施细则并未明朗,未来在保证合规性的前提下如何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灵活操作可持观望态度。对于调控社保基数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对企业薪酬福利体系的梳理及优化设计,减少以现金或卡券形式发放的福利,通过现金及非现金激励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员工对于薪酬福利的感知度和满意度,同时达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目的。
从补充福利的角度出发,
提供策略:
1.养老将成为未来补充福利发展重点领域
2018年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或涉及个税的政策背后,我们可以察觉到政府在合理地减轻工薪阶层的个税税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以期刺激国内消费的趋势,同时又在大力推行、试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达到完善中国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目标。商业养老福利将会成为未来补充福利发展的重点领域,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模式会是未来政府大力扶持的商业模式,市场需要积极研发更多创新型养老产品,美世也会探索更多养老福利相关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端与个人端的有机结合。
2.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福利解决方案或成为潜在创新方向
在刚刚推出的修订后六项个税附加扣除中,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两项附加扣除条件中考虑到了纳税主体(个人)的家庭因素,但是由于我国贫富差距较大,每个家庭的生活条件差异也较大,显然不适用统一的扣除标准,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纳税主体。作为社会法定福利的有效补充,养老、医疗方面的补充福利可能也会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福利解决方案,以期优化家庭中薪资待遇、福利水平不均衡的问题。3.良好的员工沟通是传递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附录 - 2018年度个税相关重点政策梳理


